颍河两岸春色美 万亩桃花惹人醉 -凯发体育软件
西华县地处豫东平原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历史悠久,文化源远流长,相传女娲在此炼石补天,抟土造人,化育万物,造福黎民,故西华又有“娲城”之称。
西华县由颍河、沙河、贾鲁河三条主干河流贯穿全境,这里春风旖旎,万物吐绿,甘甜的颍河水滋润了黄桥乡颍河两岸的万亩桃园,每年3月底至4月上旬,颍河两岸桃花盛开,与树下金灿灿的油菜花、绿油油的麦苗相映成趣,红、黄、绿构成了五彩斑斓的人间仙景,置身其中,花香沁人心脾,色彩绚丽夺目,景色美不胜收,犹如身处陶渊明笔下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素有“桃园村”之美誉的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,如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变为桃花源的呢?原村党支部书记吴全生老人道出了其中的秘密。裴庄村在改革开放前,每人每年只有几十斤口粮。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裴庄村依然是“麦茬豆,豆茬麦,改茬就把红薯栽”。 到了1986年底,村里吴新跃、吴新民、吴新生等6户村民再也坐不住了,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。最后他们决定在自家责任田内种桃树。3年后,6户村民种的桃树挂果了,当年每户收入超过2000元。群众看种桃树有利可图,纷纷效仿,于是以黄桥乡裴庄村为中心的桃树种植面积越来越大。到2005年,全乡桃树种植面积发展到了1万余亩,形成了“春季花满园,秋季果飘香”的人间仙境。
为打造西华桃花节文化旅游品牌,促进农民增收,在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中走出新路子,从2005年开始,西华县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桃花节,至今已经是第十四个年头。如今,桃花节已成为西华县重要的生态旅游品牌,成为宣传西华、推介西华的一个有效载体。
一年一度春风暖,万亩桃花展笑颜。各位亲们,赶快带上相机,携带家人或者邀上三五好友,在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留下我们美好的记忆吧!
附:1、周口市书法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刘登龙先生所著的《桃花节畅想曲》:
桃花节畅想曲
惠风和畅的日子,去观赏巨型舞蹈表演。
数以百万的舞中,沐浴春风,花枝招展,
身姿如此优美,装扮这般娇艳。
传情的眸子,迷人的笑脸,
引人如入仙境,令人思绪联翩。
是哪位大师的手笔,是哪位名家的导演,
格调这等高雅,气象这等壮观。
寄寓刘禹锡的诗意,展观陶渊明的梦幻,
妙用苏东坡的笔法,撷取任伯年的画卷。
充满时代气息,蕴涵传统观念,
是合时而著的杰作,是传承历史的经典。
怎不为之拍案叫绝,怎不为之临风惊叹。
敬佩这位诗人作家,赞美他的心血汗水,和满手老茧。
朋友,这才是一个序幕,最精彩的且看正篇,
收获掌声的时候,
在明天、明天、明天!
原西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恩民所著的《黄桥桃园记》:
黄桥桃园记
中原名刹少林寺东西两边耸立太室、少室二峰,从峰顶泻下的两股山溪汇合后而称颖水。秦朝天下设36郡,颍川郡因此水而得名。颖水冲出登封、跨越禹州、迈过临颍、进入西华县黄桥乡,在枣口村突然掉头,在万亩桃园中恋恋不舍,带着桃花的芬芳姗姗南下。
这一带系黄泛区腹地,土壤全是泡沙。昔日风起沙飞,盐碱泛滥,种一葫芦打两瓢,粮食产量极低。20世纪80年代,政府积极引导,桃农辛勤耕耘,大面积栽培桃树获得成功。可观的经济效益催生了以裴庄村为中心的万亩桃园,成为目前中原最大的桃果基地。每年清明前后,万亩桃园,绿叶未展,鲜花怒放,深红浅红争奇斗艳。颖水岸边花红柳绿,金黄色的油菜花、碧绿的麦苗点缀其间。鸟儿在枝头鸣唱,蝴蝶在空中伴舞,野鸭在河里游弋……漫步颍河堤上,畅游桃花园中,使人赏心悦目,喜气洋洋,流连忘返。
我国是桃的原产地。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,《诗经》曾对桃花有生动的描述。民谚云:“桃饱人,杏伤人”、“宁食鲜桃一口,不吃烂杏一筐”。古往今来,桃是吉祥、美好的象征。给老人祝寿要用寿桃,获得情人的爱被称作交了桃花运,陶潜理想中的社会被称为桃花源,连王母娘娘主持百仙聚会,也要用蟠桃款待各路神仙。
春季赏花,人潮涌动,夏季购桃,客商熙攘。从五月鲜至蟠桃、冬桃,可持续数月上市。随着京珠、大广等高速公路的开通,给这里的鲜桃插上了翅膀,运桃车辆夕发桃园,朝至京沪。夏秋桃树枝繁叶茂,阵阵微风翻动桃叶,压弯树枝的鲜桃向行人招手。这里是一幅美丽的图画,这里是一个天然的氧吧,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交通区位优势吸引游客纷至沓来。
河南才子王云明(王三猴)老先生九泉之下有灵,也必然回故乡桃园一游。